中华传承数千年,书家众多,作品如浩瀚星空,数不胜数,仅目前流传下来的就不可胜计。众多作品中,总有那么一幅作品,戳中您的审美神经。今天,小编就来分享一幅成亲王的行书作品《书论三则》拓本,分别为“结字管见”、“用笔肤说”、“书势约指”,内容为成亲王关于结字、用笔、笔势的见解,可谓书文俱佳,非常棒的一幅作品。
推荐两本这幅作品的字帖,一本复制品,可以装饰或临习,一本近距离临摹字卡,便于对临,喜欢这幅作品的书友可以看看。
成亲王,字镜泉,号少厂、诒晋斋主人,是清高宗弘历(乾隆)的第十一子,嘉庆皇帝异母兄。启功大师认为,清代的书法四大家翁方纲、刘墉、成亲王永瑆和铁保,成亲王永瑆应当排在首位。其酷爱书法,每日沉浸在笔墨之间,刻苦临摹,不断钻研。从馆阁体和欧阳询起步,他吸纳了董其昌、赵子昂笔法的萧散妍美,又融合了欧阳询的严谨端肃。不仅如此,他还广泛临摹二王、褚遂良、苏轼等人的书迹,博采众长,兼收并蓄,终成大器。
展开剩余66%首先,用笔精妙。“用笔肤说”文中提到“用者转折顺逆留纵之之谓也”,中间的“转折顺逆留纵”6字在拓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首先在转折处,没有生硬地顿笔转向,而是以一种流畅自然的方式过渡,看似随意,实则暗合古法,笔锋轻轻一转,便带出了下一笔的气势,毫无拖沓之感,优雅而灵动。
再看顺逆之法,永瑆巧妙地运用笔锋的走向,让笔画充满变化。在写横画时,起笔处有时会逆势而入,积蓄力量,然后顺势而行,线条沉稳而有力,收笔时又恰到好处,或轻提,或顿笔,高低错落,节奏感十足。通过对顺逆笔法的精准把控,让笔画或刚劲,或柔和,相互映衬,共同构成整幅作品的独特韵味。
再者,结字巧妙。永瑆在结字上也有着独到的特色和见解。“结字管见”中提到“笔画少者在左宜取上齐,如吟、啼、等字。笔画少者在右宜取下齐,如扣、猒等字”,这见解在例字中清晰可见,直观感受理论的可行性,以精妙结字与用笔,将书法理论倾泻而出,同时可以将理论与作品表现对照,理论联系实际,让人更加容易接受,更快接收理论并用于实践。
除了笔画少的字的处理,永瑆在字体整体的疏密、方圆、阔狭安排上也十分精妙。他深知书法如文章,讲究“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”。在一些笔画较多的字中,巧妙地将各个部分的笔画紧密排列,却又通过笔画的长短、粗细变化,让字内部的空间层次分明,毫无拥挤之感;而在笔画较少的字上,他则大胆地留白,使整个字显得空灵洒脱,与周围的字形成鲜明的对比,却又能和谐共处。这种疏密相间的安排,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,有山川的雄伟,也有溪流的潺潺,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无尽的意趣。
此外,章法布局亦美。作品字与字之间,行与行之间,相互呼应,连贯一气,每个字的重心都在一条无形的直线上,上下承接自然,笔画的顾盼呼应十分明显,一呼一应,流畅自然。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,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书法文化,小编在行动。望各位书
发布于:山东省顺阳网-线上股票配资公司-东莞配资平台-教你如何买入卖出股票的方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