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中国乒乓球队的班机降落在印度布巴内斯瓦尔机场时,随行的十几箱物资,包括200箱矿泉水、大量泡面、榨菜甚至电饭煲,比世界冠军们的球拍更先引发关注。 这趟亚洲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之旅,从开始就蒙上了一层“生存大挑战”的色彩。
队员们踏入由卡林加室内田径场临时改造的乒乓球馆,首先迎接他们的不是熟悉的训练氛围,而是一只在地胶上随意跳动的小青蛙。 日本女队主教练中泽锐的vlog意外记录下了这位“不速之客”,让它成为了本届亚锦赛的第一个“网红”。 离开赛只剩一天,工人们仍在忙着铺设地胶和组装设备,现场显得有些混乱。 热身区域紧挨主赛场,但只有挡板内铺了专业地胶,外围都是硬地面,一些运动员只能直接躺在水泥地上做拉伸。
酒店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是浑浊的,有的运动员反映需要持续放水20分钟,水色才会逐渐变清。 这让大家对日常用水格外警惕。 中国台北队的队员很快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过滤花洒,中国香港队队员则想尽办法对酒店自来水进行过滤。 走在布巴内斯瓦尔的街道上,前方记者传回的画面显示,路边有裸露的电线,部分排水沟堵塞,污水直接漫到了路面上。
社交媒体上流出的欢迎晚宴照片,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当地饮食条件的担忧。 一团“棕色糊状不明物体”引发了网友热议,有人调侃这可能是“印度神秘酱料”,并提醒国乒将士务必小心。 中国台北队运动员分享的早餐照片,单看外观就让人食欲全无。
面对这样的条件,国乒的后勤保障团队如临大敌。 他们的准备堪称“武装到牙齿”:12人的后勤团队规模几乎与15人的运动员阵容持平。 那200箱矿泉水是根据全体成员在整个赛事期间的用量精密计算过的;50箱速食包含了自热米饭、方便面等;甚至连榨菜、腐乳、牛肉酱这些能唤起“家乡味”的佐餐小菜都塞满了行李箱的夹层。
“队员训练结束常到深夜,外面吃饭不安全,煮点热粥、下点面条,既能补充能量,也能让肠胃舒服些。 ”一位后勤组成员解释道。 医疗箱里除了常规药品,还专门准备了针对肠胃感染的蒙脱石散、治疗眼部感染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,甚至带了小型紫外线消毒灯用于日常消毒。
这份“超规格”的谨慎,源于以往其他中国运动队在印度参赛的教训。 2023年印度羽毛球公开赛,组委会承诺的“安全饮食”落空,多名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食用当地餐食后集体腹泻,无奈退赛。 2024年新德里射击世界杯,中国名将李越宏突发眼部细菌感染,红肿的眼睑几乎无法睁开,后续检查发现是接触了不洁水源所致,队内另有三名队员也出现发烧、肠胃痉挛等症状,最终成绩大受影响。
就在比赛前夕,布巴内斯瓦尔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,当地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。 雨水增加了出行风险,高温高湿的天气更是细菌滋生的温床,这给运动员的健康与状态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。
尽管场外挑战重重,国乒队员们10月10日的首次适应性训练仍按计划进行。 训练馆里,孙颖莎穿着黑色训练服,在教练邱贻可的指导下进行拉伸和练球,全程神情专注,步伐轻快,不时露出明媚的笑容。 王楚钦和梁靖崑在相邻球台展开对练,发球、反手拧拉等环节表现稳定,训练气氛积极。
本次亚锦赛团体赛的前四名将直接获得2026年伦敦世乒赛的参赛资格,事关巴黎奥运周期的布局,各队均派出强阵。 中国女团由世界排名前五的孙颖莎、王曼昱、陈幸同、蒯曼、王艺迪全员出战,男团则由新科世界第一王楚钦领衔,搭配林诗栋、梁靖崑等实力选手。 对于中国女队而言,这次比赛还带着“复仇”的意味,去年亚锦赛决赛,她们以1比3不敌日本队,当时16岁的张本美和一人击败了王艺迪和孙颖莎,独得两分。
王楚钦刚经历WTT中国大满贯的高强度赛程,仅休整两天便再度启程,从公开视频中甚至能听到他仍有咳嗽声,感冒尚未痊愈。 孙颖莎在中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中输给队友王曼昱获得亚军,这次印度亚锦赛是她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。
在运动员下榻的酒店,后勤团队已经紧张地忙碌起来。 他们租用了厨房,严格按照“全闭环”方案准备餐食:所有饮用水、食材、餐具均自带或经严格把关,蔬菜只选用根茎类,绿叶菜一律禁用,水果必须用淡盐水浸泡。 这一切的努力,都是为了一个比夺冠更首要的目标:保障每一位队员健康、平安地完成比赛。
顺阳网-线上股票配资公司-东莞配资平台-教你如何买入卖出股票的方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